0530-5020390
服务时间:早9:00 ~ 晚18:00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热门话题
>糖价为何“越抛越涨”

糖价为何“越抛越涨”

发布时间:2010-01-04  作者:农业信息网 阅读:(11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导读] 白糖指数自2008年12月的低点2774元/吨反弹以来,截至今年12月30日收盘已经反弹134%,距离历史高点6200元/吨仅一步之遥。笔者认为短

    白糖指数自2008年12月的低点2774元/吨反弹以来,截至今年12月30日收盘已经反弹134%,距离历史高点6200元/吨仅一步之遥。笔者认为短期内糖价仍将保持上涨格局,并将以高位振荡为主,而技术性追空的投资者需谨慎。

  白糖指数自2008年12月的低点2774元/吨反弹以来,截至今年12月30日收盘已经反弹134%,距离历史高点6200元/吨仅一步之遥。目前,糖市这波已持续一年时间的上涨行情仍在继续,当前的现货市场每日报价仍在不断上扬,后期稳步走高的态势尽显,并为郑糖的拉升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12月10日和22日,国家已两度共抛售了50万吨国储糖,但郑糖主力1009合约却从5200元/吨一线上涨至当前的5600元/吨,且技术形态良好。现阶段市场普遍预期国家将继续实施抛储政策,2010年国储糖抛售时间或比2006年要早一些。在国家不断进行市场调控,并已两次抛储的情况下,国内期现货糖价却"越抛越涨",其中蕴涵着何种规律?笔者认为,国储糖抛售的数量、方式和整体宏观经济环境都与2006年大不相同,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糖市。

  一、2006年和2009年宏观经济环境差异较大

  2006年全球CPI不断走高,通胀愈演愈烈,国家宏观调控意图明显;2009年至2010年,全球经历百年一遇金融危机后,各国均处于经济恢复期,CPI刚刚从底部回升,防控通胀是重点但不是经济主线。因此,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2009/2010榨季糖市更有利于多头的拉升。

  二、2006年和当前年度国储糖抛售周期的比较

  2006年2月之际,国内外白糖现货价格已经连续上涨两周年,市场开始预期的是第三年是否减产。从白糖自身市场周期来看,两年半左右为一个轮回周期,两年的减产伴随两年的上涨。而在市场进入预期第三年供求情况时,国储糖抛售对市场打击力度很大;2009年年底的国储糖抛售是在2008年年底糖市开始减产和糖价上涨一周年的情况下发生的,当前只是第二年减产的开始,市场类似于2006年2月之时的情况要到2010年年底以后才会对应出现。在市场运行周期还缺少一年上涨行情的情况下,这个时候进行国储糖抛售很难出现2006年国储糖抛售时的效果。

  与此同时,2009年年底的糖市情况与2006年的糖市情况不同,其中主要是全球糖市减产幅度不同。2009年是全球第二大食糖生产国--印度连续两年大幅度减产之时,全球糖市库存消费比也与2006年2月完全不同,而是与1974年的情况较为相近,所以产生的行情级别也是不一样的。另外,在2006年可以从国际市场购买食糖补充国内库存,而在2010年如果中国也去国际市场抢购,那么国际市场的反应有可能是暴涨。

  三、国际糖价高企,国内需求难以依靠进口弥补

  按照12月29日原糖主力合约收盘价26.89美分/磅来计算,我国进口糖成本在7000元/吨以上,而当前广西产区现货批发价格在5100元/吨左右、郑糖主力合约期价在5600元/吨。整体来看,食糖进口成本的高企会对国内市场价格产生提振作用,国内需求难以依靠大量进口来弥补。

  四、期货市场交易规模已今非昔比

  2006年2月国储糖抛售时,郑糖总持仓量只有3万多手,期价偏离现货价1000元/吨左右,市场上没有大量的投机盘存在,当时面对国储糖200万吨的规模,市场显得力不从心。而当前郑糖总持仓量已经高达125.8万手以上,其相对应的现货市场规模也比较大。因此,当前国储糖250万吨左右的规模已经对其形不成太大的影响。

  从以上分析来看,2006年2月糖市情况和当前糖市情况存在本质区别,也直接决定了当前国储糖抛售的效果与2006年大大不同。因此,笔者认为短期内糖价仍将保持上涨格局,并将以高位振荡为主,而技术性追空的投资者需谨慎。

打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相关评论

热门资讯

热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