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辛农场水产养殖公司组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当时只有2000亩养殖水面,由于生产条件较差、经营模式单一,以传统的四大家鱼养殖模式艰难度日,公司不盈利,职工不赚钱,一度成为农场的“包袱”。而2000年后,公司大胆提出依靠科技推动渔业发展,并坚持走内外延并举之路扩大再生产,实现了水产养殖的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特别是近三年来,瞄准省级现代渔业园区建设目标,进一步扩大投入,改造提升,实现了三年三大步、三年翻一番的跨越发展。
如今,公司拥有集中连片、设施齐全的高标准养殖塘口2.2万亩。2011年,实现鱼虾总产1.7万吨,比三年前的2008年增长1.2倍;生产总值1.61亿元,增长1倍;国有利润1700万元,增长2.5倍;职工养殖获利6000万元,户均收入16万元。公司先后被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评为无公害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健康养殖示范场,被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评为全市十大现代渔业示范园区。
短短三年时间,公司规模、效益翻一番,给了我们众多的启示:
启示一:科学规划是前提
规划在先,发展在后。没有科学的规划等于盲目生产,必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只有选准了自己该走的路,才能保证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长期以来,东辛水产一直与其他众多的养殖企业一样以传统的四大家鱼养殖为主,而没有很好地利用自身的条件彰显特色化和差异性,同时,相同的模式也造成了竞争风险的加大,企业发展十分困难。
围绕特色化和差异性,公司认真分析自身条件和市场趋势,把科学规划、科学定位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要发展首先是选准路。东辛农场位于连云港市中心东部,紧邻新开发的东部城区。随着江苏沿海大开发和连云港东部大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东辛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为此,公司将建设城市副食品基地作为己任,邀请连云港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制订发展规划,加快将区位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突出打造以生态养殖为主,集生产、休闲、度假、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现代渔业示范园区。同时,根据公司塘口多由盐田改造而成或靠近盐田,水体含盐量较高的特殊情况,总结经验,调优结构,积极引进发展适宜半咸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梭鱼等高附加值品种,从而逐步形成了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和较强竞争力的“三大”特色品种:一是原海水品种南美白对虾;二是半咸水品种梭鱼;三是邻居山东人喜爱的鲤鱼。在养殖模式上,实行主养南美白对虾和虾鱼套养两种模式。并坚持统一规划、科学布局,按照集中连片的原则,形成了“四个养殖区”,即南美白对虾主养区、虾鱼套养区、生态养殖休闲区和水产苗种繁育区。目前,公司主养南美白对虾面积5000多亩,年产对虾2000多吨,实现效益3000万元,平均亩效益超过5000元。虾鱼套养面积1.6万亩,亩效益提高到了2000元以上。
启示二:物质投入是基础
物质投入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基础。“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这是每个企业都知道的道理。但怎么投入、投向何处,对投资报酬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东辛农场水产公司的实践证明,要把改善影响生产发展的制约因子作为投资的重点,才能获得最高的投资报酬率。
过去,东辛农场水产公司多数塘口面积只有20多亩,分散零碎,且生产条件极其低下,水深不足1米,夏季高温季节时常发生“浮头”现象,造成商品鱼死亡。显然,生产条件低下是制约水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改善生产条件,根据现代渔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近年来,公司先后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围绕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生产条件、提升物质装备三个重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改扩塘口,扩大养殖规模。按照集中连片和高标准的要求,先后新开挖鱼塘 4300亩,改造升级老塘口5200亩。通过统一的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公司建成了水深2米左右、集中连片、给排水自如的高标准水产养殖塘口2.2万亩。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改善生产条件。围绕主干道硬化、进排水分开的目标,新建水泥路15公里、砂石路50公里、水泥防渗渠30公里。同时,对4800多亩塘口采用混凝土硬质护坡,鱼塘使用年限将由原来的3年提高到15年以上,池塘容积较改造前增加了20%,鱼产量提高了25%,效益提高了10%以上。
三是引用渔业器械,提升物质装备水平。积极引进现代渔业设备,目前,全公司水面拥有自动投饵机和增氧机2400多(套),全部实现了自动投饵和高密度饲养。
启示三:科技创新是保障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提升养殖效益,科技创新是保障,也是企业更高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东辛农场水产公司总结过去教训后认为,传统落后的养殖式模式必定是粗放经营,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以创新的科技取代落后的方式。为此,公司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切实提高渔业科技贡献率。高度重视科技和人才的作用,积极引进水产养殖专业大学生,成立了水产养殖研究所,并与市水产局、淮海工学院等部门和院校开展技术协作;大力开展职工培训,邀请上海水产大学、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等高校专家教授现场授课,每年培训职工400多人次,水产养殖职工培训率达到100%;积极引导推广微孔增氧、土工格栅拦网养殖和大棚反季节养殖技术。微孔增氧通过在塘底铺设纳米管道,改表面增氧为底部增氧,提高了增氧效果,改善了池塘生态环境,鱼虾产量和效益分别增长47%和38%。土工格栅拦网养殖技术将虾鱼套养鱼塘分成鱼、虾两个区域,分开投苗投料。对虾可通过网孔自由活动采食于整个鱼塘,而鱼只能在限制的区域活动采食,防止鱼抢食虾料(虾料价格比鱼料价格高3000-4000元/吨),不仅降低了饲料成本,而且提高了对虾产量和上市规格。对虾平均亩产475斤,是常规套养的3.3倍。大棚反季节技术利用温室效应使对虾养殖一年1茬增加到2-3茬,亩产量达到1500斤/亩,亩效益达到1万元以上;为解决虾苗供应问题,利用国家虾产业体系连云港站养殖试验基地落户东辛的技术优势,投资80万元新建育苗场,从海南、厦门等地购进仔苗进行淡化繁育,当年繁育虾苗6亿多尾,创利117万元,平均亩效益近10万元。
启示四:品牌建设是支撑
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效益。市场竞争是企业实力的竞争,而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品牌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过去,东辛农场水产养殖公司养鱼难,卖鱼也难,特别是水产品大量上市时,出场卖鱼更是难上加难。而现在,山东、上海、浙江等地的鱼商竞相上门采购,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品牌战略的实施。按照打造“东辛牌”优质水产品的原则,东辛农场水产养殖公司积极推进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无公害健康养殖。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制订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保证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公司突出标准化生产,制订严格的水产养殖操作规程,养殖户“按图施工”,并由公司实施苗种供应、投入品采购、关键性技术措施、品牌建设、产品销售“五统一”服务,不仅使公司每年获得500万元的服务性利润,更重要的是达到了养殖环境可控、投入品可控、生产过程可控和水产品质量可控,保证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淡水鱼产品已通过“HACCP体系认证”, “东辛牌”南美白对虾、建鲤分获“江苏名牌农产品”、“连云港名牌产品”称号,“东辛”商标被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作者蔡长立系连云港市东辛农场宣传部部长) 
打赏